会展营销:会展活动如何获得更多的观众?
首先,会展营销策略应从广度转为深度,从拓新转为转化。
后疫情时代,面对这一错综复杂的环境,对于一般性会展活动来说,一定要将有限的预算放在加强转化这一环节。具体来说,一是以会展活动举办城市为中心,梳理该地区数据及合作媒体,尤其是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媒体,扩大会展活动在当地的认知度和影响力。二是要在历届到场观众上下功夫,通过CALLCENTER、邮件、社群运营等方式,不断触达、不断提升老数据的转化率。
其次,会展营销重心从传播转为具体内容打磨。
当下,会展企业大部分营销的短板不在传播方式,而在内容的打磨。特别是在当前时期,内容的打磨十分重要。
一要加大具体内容信息打磨。内容运营第一件事就是让展览的各个环节成为具体内容信息,这是营销内容的重要来源。比如所在城市的历史、底蕴、景点、美食等,展馆,嘉宾、展商、特邀买家、媒体、论坛、活动、福利等,各个环节可以为用户提供单独的具体内容。
二要提升具体内容信息价值。有三个赛道,分别是对三个阶段观众的抢占。
针对新观众。他们对展会的认识还处在“你是谁,要干嘛?”的阶段。会展活动的主承办方要发扬极简主义,迅速让他(她)知道你是谁,并按照观众关注的焦点顺序释放信息。对于一场展览,观众最关注什么,就把什么放在前面,依次向后排,如展会时间、地点、嘉宾、展商、展品、同期活动等。
针对对展会有认知的观众。在他们已经知晓有这样一场展会的情况下,主承办方需要传递自己核心价值,比如展会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和话语权、整合资源的能力如请到的重磅嘉宾等。
针对犹豫去哪个展会的观众。主承办方需要传递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、自身的魅力,比如优秀的线下服务、某个细分领域绝对话语权。
三要提炼形式与内容的2C化。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。
一方面,用极简、极具吸引力的信息第一时间吸引注意力:如果是图文消息,就是“标题党”;如果是视频,就是前10秒;如果是宣传单页,就是SLOGAN。
另一方面,在解决观众客观需求的同时,要照顾到其感性需求。比如,行业分析、展商介绍一类都是客观层面上的具体内容,若将其变成“达人”解读的短视频,观众在理解时就不用再花很多脑细胞。
最后,会展营销传播方式从渠道化转变成人的推广。
这里借鉴了2C营销理论。无论2B还是2C,最终面向的都是人,终究还是回归到对于“人”的营销。对于会展业而言,就是平常所说的扩邀、裂变,要通过驱动以下几类人推广。
一是各主承办同事(包括同期活动、论坛等)、嘉宾、展商等,利益驱动推广。他们是会展项目的利益共同体,营销宣传对各方有共同的利益,需要引导他们同步推广。
二是媒体,资源置换推广。(自)媒体有自己的KPI,也有对有内容的报道需求,更有增加自身媒体影响力的需求,如果能挖掘展会的优质内容资源,便可以驱动自媒体帮助报道展会。
三是观众,体验驱动推广。驱动观众推广靠的是体验,只有体验感做到一定程度,才会让观众主动推广会展项目。包括满足感性体验如幸福感、荣誉感、虚荣心等,以及用理性驱动推广如转发得门票等。
上一篇:智慧会展:会展的数字化、智慧化转型>>
下一篇:会展管理信息系统:会展业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应用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