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众管理系统:打造展会品牌与提升参展体验
中国展会行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全球展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论是在展会规模、数量,还是质量与效果方面,都处于领先地位。然而,观众门票策略上,免费门票成为主流,收费展会项目相对较少,特别是在B2B展会中,几乎全部免费入场,这一现象展现了中国展会市场的独特性。作为专业的会展组织者,我们深知观众管理系统的重要性。观众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参展商的参展效果,而参展商的良好体验又推动展会的持续发展、规模扩大、品质提升和品牌塑造,形成良性循环。参展效果的具体体现包括现场意向订单量、潜在客户接洽量、老客户到场率、品牌推广效果以及信息收集量等多个方面。
因此,如何提升展商的“复展率”,成为展会组织者关注的焦点。观众的观展体验,作为直接影响观众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,自然成为提升展会效果的重要突破口。展商对参展效果的追求,本质上离不开观众的高质量参与和良好体验,这也使得提升观众服务成为提升复展率的重要方向。
展会观众管理系统的痛点:
1. 展商信息及新产品难以提前展示
展会作为信息汇聚的平台和产业新闻的载体,吸引观众的关键在于展商以及产品信息。观众在抵达现场之前,无法清晰地了解展商信息及主要的目标展品信息,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观众到场参观的积极性。
2. 信息的推送渠道受限
尽管身处信息化时代,但如何精准无误地将展商信息及产品信息传递到观众手中,始终是会展行业难以攻克的难题。
3. 展商与观众无法提前互动
观众在不了解展商信息之前,难以明确能否找到自己所需的产品或信息,采购商与展商之间缺乏明确的事前沟通和互动。这样的参展体验,可能致使展商逐渐降低对展会的依赖程度,展会组织者也会逐渐失去客户。
4. 缺乏以观众为主导的服务意识
在主办方的潜意识中,展商是付费客户,所以首要服务对象便是展商。因此,在制定的众多服务项目里,观众服务仅占据极小的一部分。然而,展商是出资方,实际上买单的是采购商;专业观众及采购商的感受和体验尤为重要。
观众管理系统的解决办法:
1. 观众数据库建设
建立专门的观众报名登记系统,全面收集观众信息,包括兴趣偏好、采购需求等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深入挖掘观众数据,依据其需求推送展会信息。
2. 拓展多元化推广渠道
结合社交媒体、电子邮件、短信等渠道,构建全方位的观众邀约网络。与行业媒体、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,扩大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。比如,某预制菜展会通过与专业的行业媒体合作,在展前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和宣传,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的关注。
3. 增强展商与观众互动
搭建展会官网,允许展商提前发布新产品信息,帮助展商进行新媒体营销和推广,利用微信生态进行营销裂变及互动分享,吸引观众参与。同时,引入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先进技术,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展体验。像某预制菜展会官网,设有展商信息、展品信息、展会资讯以及观众服务等栏目,成为了展会的主办方、展商和观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桥梁。
4. 专业的观众服务
设计人性化的观众服务流程,如到场扫码登记、电子二维码入场签到等。提供便捷的现场服务,如自助取证、扫码过闸机等,减少观众等待时间。设立专门的观众咨询台,解答观众疑问,提供一站式服务。例如,某畜博会”登录系统”支持现场逾10万展商和观众自助打印证件、通过闸机快速入场,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和高度好评。
总之,要实现参展观众的高效邀约,需要着重塑造展会的品牌形象,强化展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,切实从观众的参展体验出发进行考量,真正为展商和观众构建价值链接。唯有打造良好的展会口碑,才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观众参与,从而实现展会的可持续发展。未来,我们应不断创新观众邀约的方式和手段,提高展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,为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和体验。
文章来源:智会智展
上一篇:云展览:技术驱动下的会展行业创新>>
下一篇:会展数字化管理:构建未来展会的新框架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