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展会:出口贸易发展加速,我国境外办展市场迎来新机遇

2024-02-20 16:51:02

在全球化经济的大潮中,海外展会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、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。通过参加海外展会,企业不仅能展示自身的技术和产品,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接触到目标市场的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,从而有效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战略。

 

出口贸易发展加速,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迎来新机遇。根据国家统计局,过去十年我 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体量连创新高,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,居世界第1位。 自此后除2016年由于美元升值,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被美国超过外,其余年份均稳居世界第1位。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,驱动境外展览市场发展。根据Wind2012-22年间我国对外出口商品金额CAGR6.88%,且出口货物总额占全年GDP比 重较高,近几年来维持在18%左右,而美国2019/20/21年商品出口额占GDP比重分 别为7.74%/6.80%/7.55%

 

疫情前“一带一路”办展热度提升,疫后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。根据中国会展经济 研究会《2019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,2019年在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79场展览 中,有61场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举办,数量占比77.21%;展览总面积达40.67 万平方米,占中国境外自主办展展览总面积的77.03%

 

一带一路参办展面积实现增长,参办展项目数和参办展企业数稍有下降。根据中国 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(2019年)》,2019年中国赴“一带 一路”沿线国家参办展不再追求数量,而是更加注重集中参加或举办大展,更加注 重高质量参展办展。2019年全国77个组展单位共赴30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组织 参办展697项,占参办展项目总数的39.5%,同比下降2.9%;展出总面积41.0万平方 米,占参办展总面积的44.5%,同比增长 8.7%;参办展企业 2.6 万家,占参办展 企业总数的42.3%,同比下降1.7%

 

参办展行业以机械类和综合类为主,机械类展览位居首位。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 委员会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(2019年)》,2019年中国赴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 家参办展行业主要以机械类和综合类展览为主,机械类参办展项目数超过综合类并位居第一位。其中,在所有行业分类中,机械类展览项目数最多,达到133项,占赴 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参办展项目总数的19.1%;其次是综合类展览,共92项,占 赴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参办展项目总数的13.2%

 

RCEP自贸区是目前规模最大、活力最强、潜能最具预期的自贸区。202211日, 由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及东盟十国15个成员国签署的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正式生效。RCEP成员国经济总体量大,且各自拥有自身独特 的经济及资源优势,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成互补关系,对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意义巨大。RCEP生效实施首年即释放出显著红利,据海关总署统计,2022年我国对REC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.87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3.9%;其中对东南亚联盟进 出口贸易总额达9753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06%。政策利好下的贸易需求高增将带动 RCEP成员国家逐渐成为办展焦点。

 

2022年一带一路及RCEP仍为办展热门地,有望为我国境外自办展发展贡献主要增量。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《2022 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》,2022年在中国境外自主办展的24场展览中,有13场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举办,占比54.17%, 同比增幅达160%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仍为我国境外自办展的核心地区。与此同 时,2022年我国在“金砖五国”国家举办了4场境外自办展,包括俄罗斯、巴西、 印度和南非;在RCEP成员国举办境外自办展8场,占境外自主办展总数的33.33%,分别在成员国日本、印尼和越南举办。我们认为伴随我国对外贸易疫后复苏,一带 一路及RCEP成员国仍为我国境外自办展主要选择的办展地区,同时我国办展企业也将积极拓展海外展会办展版图。根据202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,我国外展业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。

 

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,海外展会已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通过有效地利用海外展会,企业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,还能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面对机遇与挑战,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,把握好每一个海外展会的参展机会,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。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 咨询电话

  • 申请演示

  • 免费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