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会裂变营销:你知道的裂变形式有哪些?
随着私域化越来越引起各类品牌企业的关注,私域下的裂变增长又风生水起了。我们也见过各种互联网产品的模式套路,邀新奖励,新人成长福利,各种花式的减价、让利、砍价、拼团,此消彼长,就连我们的微信里总会隔天冒出那么几条消息“助力一下”,“帮忙点个赞,谢谢”等等...
那么,问题来了,展会裂变营销玩法,产品套路,活动形式各式各样,到底有没有比较系统、可复制、可借鉴的玩法模型呢。回答是:当然有。根据观察和分析,目前市面上种种裂变方式,从基础模型上来看,可以划分为6类:助力型、互利型、集卡型、分销型、邀请型、特惠活动型。
助力型
所谓助力型,即指通过借助好友关系,以相助、帮助的方式完成某一任务,领取到什么,是一种单向获利行为。
互利型
所谓互利型,与助力型的不同在于,互利是双向互惠互利行为,即分享者可以获得奖励,助力者也可以得到相应实惠。
集卡型
所谓集卡型,核心点在于一个“集”字,即收集之意,常见的像集福、集字、拼卡片、拼奖都是。
分销型
万物皆可分销,人人都是代理。所谓分销,即通过代理推广渠道实现产品营销推广,或是品牌传播。作为代理、分销者获得推广奖励,佣金。其核心就是通过利益驱动用户完成分享等任务,相应阶梯设置相应奖励。
邀请型
所谓邀请型,即通过邀新邀请用户,试用/体验/注册/购买等等。一般有两种奖励机制:嵌套式/邀请奖励、单次/阶梯性返利
特惠活动型
所谓特惠活动型,即指通过让利、减免、优惠等特促模式,以现金等价物的方式作为裂变激励的前提条件。像我们常见的“拼团”、“秒杀”、“邀请有礼”、“拆红包”等玩法类别,其底层逻辑就是免费、赠送等各种形式的特惠活动。
此外,从“用户参与与传播”动力这个角度来看:展会裂变营销活动可以归为三类基础模型:口碑式裂变、社交式裂变、利益式裂变。简而言之,通俗的讲,口碑是基于用户认同和共鸣下的自发性传播;社交是基于用户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需要;而利益则是“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”事儿,给足利益、给到好处。
展会裂变营销提高活动的底层逻辑,就是“传播”。基于社交传播场景设计,实现收益最大化,这里的收益不单是指实现品效合一,同时伴随新用户流量的获取和拉新。在用户的实际参与中,行为动作体现在两个方面,要么以“转发、分享”的形式实现品牌传播;要么以“拉新、推广”的形式带来提高转化。这是展会裂变营销动作的基础形态。
上一篇:观众管理系统:一站式观众管理系统,让办展更轻松! >>
下一篇:线上展览:元宇宙线上展览引领数字化时代>>